認識多一點,生活才會變得精彩一點!

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

我在《東方日報》11月份的專欄:“勿重蹈馬哈迪時代覆辙”


能源、綠色工藝及水務部長日前向媒體宣佈,政府考慮把英達麗水公司 (Indah Water) 和排污局 (Jabatan Perkhidmatan Pembetungan) 組成一家“全國排污公司"(NASCOM)來管理國內的排污工作,並強詷該公司不會被私營化,管轄權仍屬於政府。

在這裡,筆者先不談該公司一旦成立後,是否不會被私營化的問題,而是先談談,當局該不該成立“全國排污公司”。

過去,原本屬於地方政府管理的全國化糞池和廢水排污管理,卻因為國陣政府在1993年將全國超過2800個廢水處理廠交由一名企業家私營,成立英達麗水公司。不料,該公司卻於2000年因經營失敗,而必須由前首相馬哈迪出手拯救。

當時,馬哈迪以“保障公眾利益”為由,以2億令吉的價格,將這家公司國營化。當年,英達麗水公司已背負高達7億令吉的債務。

事隔11年後的今天,國陣政府又重新提出,將英達麗水公司及排污局組成“全國排污公司”,主要是想取代或重新包裝英達麗水公司,然後再接管排污局旗下所有的建設工程,包括化糞池工程等,再逐步將這家公司私營化。

如果說政府只是利用成立“全國排污公司”的名義,重新包裝英達麗水公司而沒有改善其公司內部管理或運作等弊病,相信這也只是“掩人耳目”,“換湯不湯藥”的做法,一旦這家公司交由某財團私營化後,在管理方面再次失敗,政府將可能再度挪用人民的血汗錢來拯救這家私營公司。

屆時,不但政府面對巨大損失,人民也將無法在此計劃中受惠。再說,英達麗水公司在財政部的管理下長年虧損,無法在11年內將公司帶出危機,轉虧為盈,反之,政府每年還必須輸錢拯救,該公司才得以延績下去。

試想想,如果新成立的公司管理層仍同屬一批不專業人士領導,那麼他們又能否為政府、人民改善目前所面對的局面?這可能只會加強或助長該公司繼續壟斷廢水排污建設的市場,從中牟利。

因此,筆者認為,政府若有誠意解決全國排污問題,就必須重新檢討,把廢水排污管理權歸還州政府,由各州政府與水務一并管理。

所謂:“決策正確,是人民之福;決策錯誤,是人民之禍”,所以政府應該吸取馬哈迪時代的教訓,以免重蹈覆辙,激起民怨。

注:此文已於2011年11月15日,刊登在《東方日報》紙上議會,題目是:該不該成立全國排污公司?-作者葉晉仰

我在《東方日報》9月份的專欄:“大馬不靠外資,靠什麼?"


前首相敦馬哈迪醫生說:“我國不要再靠外資,推動國內投資才是上策”。而筆者認為,推動國內投資固然重要,不過吸引外資,更為重要。

怎麼說呢?近年來,隨著中國的崛起及東南亞多個國家經濟迅速發展,在80年代受外資青睞的馬來西亞逐漸失去吸引力,先是美資與日資出走,再來就是台資轉戰越南、泰國和印尼。在東南亞十個國家裡,馬來西亞過去的吸資能力只比柬埔寨、緬甸和汶萊好,不過確比新加坡、泰國、印尼和菲律宾來得差。

從這一點,我們就可以看出,過去這些年來,外資已經減少來馬,甚至撤離我國,轉到其他國家投資,若我國再沒有想出一個更好的方法吸引外資,恐怕這種情況持續下去,將會影響我國的經濟地位。

不過,就因為外資的流入,我國在2010年成功吸納91億美元(約273億令吉)外資,不僅重返全球金融風暴前水平,更超越2007年的巔峰期,創下歷史最高紀錄,成為東南亞10大外資流入國的第三位。

如果現在,我們依敦馬所說,不再靠外資,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國內投資,這樣將導致我國隨時在東南亞國家失去競爭的能力。

再說,依目前我國經濟的狀況來看,國內投資還未達到成熟階段,政府仍需要依靠外資來推動我國各項發展。所以,當局更應該設法,以確保外資能夠繼續選擇在馬來西亞這片土地上進行各項投資。

我再舉例,根據過去記錄顯示,就因為外資卻步,導致我國在吸引外資方面一年不如一年。從1998年至2009年這段時間,泰國在招資上已超越馬來西亞,緊接是印尼國家,再來就是越南,就連一直不被看好的菲律宾國家也於2009年前赶上我國,成為外資新寵。

雖然我國於2010年開始已有不俗成績,不過流出的資金仍達130億美元(約390億令吉)。因此,我國更應該把握機會,繼續扮演積極角色,推動各項有利於外資政策,以讓我國在今年能因外資的流入而取得更大突破。

所謂“吸引外資靠政策,發展企業靠人才,穩定勞力靠工資,發展壯大靠團結”。若政府要吸引外資,就必須要有好的政策,而非“不靠外資,推動國內投資”就能解決目前我國所面對的經濟問題。

注:此文已於2011年9月20日,刊登在《東方日報》紙上議會,題目是:敦馬說不要再靠外資,推動國內投資才是上策?-作者葉晉仰

我在《東方日報》8月份的專欄: “警方應加強巡邏,免潑漆火攻事件再發生”


民主行動黨檳州總部4天內先被潑漆後被火攻事件,已引起廣大群眾的關注。由於事態嚴重,內政部長希山慕汀已指示警方,全力徹查有關案件,並准備懸賞緝拿不法之徒。

先不談警方是否能在短時間內破案,將幕后黑手繩之於法,我們先談談,警方如何保護民眾的財產和安全。

在行動黨總部於14日遭人潑漆後,第一時間,民主行動黨全國秘書長林冠英,以及州聯委會主席曹觀友向媒體發表,要求警方給予關注。而筆者也以檳州社青團宣傳秘書的名義,促請警方加強巡邏隊伍,特別是凌晨時分,一旦發現可疑人物,應立刻趨前詢問,以免滋事者有機可乘,繼續生事。

不過,遺憾的是,相隔4天,潑漆事件再次發生在同一個地點。而且,這次更加嚴重,總部遭人縱火。當時,放在總部門前的舊報紙、准備贈送的國旗,以及一些海報都一一被燒毀。所幸即時被居民發現,火勢才在第一時間被扑滅。

雖然總部內並沒有受到波及,不過,這已使到附近居民的安全和財產受到威脅。如果當初警方抱著積極態度,在凌晨時分,加派人手在事發地點進行巡邏,相信緃火者不會輕易得逞。

在這裡,筆者並非質疑警方的辦事能力,只不過,根據過去記錄顯示,光大區州議員黃偉益服務中心多次遭人潑漆,大山腳區國會議員章瑛住家也曾被人惡搞,而警方至今仍未破案,緝拿任何可疑人。

這不禁讓人擔心,事件會否再次發生。如果警方再不採取積極行動,不排除將有更多類似事件沖著行動黨而來。
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繼續發生,筆者認為,潑漆事件不管發生在民眾居宅或是政黨服務中心,警方一旦接獲民眾投訴,就必須立刻展開深入調查,而不是等到弄出人命後,才來設法挽救,那一切已晚了。

另外,究竟是社會生病了,還是議員們倒楣?希望那些對政黨議員存有不滿者,通過合法管道來傳達聲音,而不是以暴力行為來宣洩他們的不滿,這樣將導致整個社會陷入一個不安的局面。

注:此文已於2011年8月23日,刊登在《東方日報》紙上議會,題目是:政黨服務中心頻遭破壞,是社會生病了嗎?》-作者葉晉仰


《東方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