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多一點,生活才會變得精彩一點!

2012年1月13日星期五

我在《東方日報》2012年1月份的專欄:“今年,一起把“年味”找回來!”


上週六,我和一些朋友在咖啡館聊天,當晚大家聊天的內容當然少不了新年的課題。

其中一名朋友問我,今年的“年味”是不是少了許多?過年的氣氛怎麼沒有特別濃?反倒是西洋節日,如聖誕節、跨年,以及情人節等等,許多商家或廣場都會有相關應景的裝飾、音樂和慶祝,例如聖誕節,在各地都有舉辦慶祝活動;而跨年,許多人都會到現場倒數迎接,這些活動都可以讓群眾明顯的感受到節日的歡樂氣氛,反之華人農曆春節,卻是如此的冷淡?

這時,另一名朋友也表示,新年將至,市場氣氛如往常般,沒什麼兩樣。很多商家或廣場沒有貼上春聯,也沒有應景的裝飾,甚至連過年的恭喜音樂聲都沒有,相較於西洋節日,新年的氣氛卻顯得遜色許多,到底哪裡出了問題?

在眾朋友的討論下,我並不認為新年的氣氛“一年不如一年”的說法。怎麼說呢?就檳州而言,自308後,民聯政府在慶祝每年的新年佳節,氣氛是一年比一年佳,尤其在應節裝飾方式, 更是令人感到明顯的改變。

例如一盞盞的大紅燈籠高高挂在州內的大街小巷,彩燈裝飾繽紛奪目,讓檳城迎接新年的氣息更為濃厚。

這些懸掛紅燈籠的地點包括檳島的椰腳街、亞依淡路、浮羅山背、中路等;而威省的北海拉惹烏達路、大山腳老街,以及高淵等也挂上充滿節慶的大紅燈籠。

就去年,檳島市政局也因為迎接春節的到來,斥資約2萬令吉以彩燈配燈籠裝飾組合,為乔治市四個地區“裝身”迎新春。

另外,為了營造喜氣逼人的新春意境,檳州政府每年都與各團體聯辦“新春街頭廟會”,而每年吸引的人潮更高達10萬人,反應非常熱鬧。

雖然還是有很多人認為新年氣氛一年不如一年,主要是因為經濟不景,不過我個人認為,這是因為現代人講求方便,以致人們漸漸的把傳統細節淡忘。

例如以往過年前,家家戶戶都會忙著打掃、祭拜祖先、送灶神、貼春聯、回鄉吃團圓飯、守歲,到廟裡上香拜神等。

不過,部份現代人能免則免,在一些傳統細節上都找人代勞如大掃除,而不是一家大小參與打掃。一些遊子礙於路途遙遠,干脆不回鄉吃團圓飯,所以自然而然少了春節的氣氛。

今年的新春佳節,讓我們一起把遺忘的“年味”找回來,好過個開心年!

注:此文已於2012年1月10日,刊登在《東方日報》紙上議會,題目是:新年氣氛一年不如一年,到底哪裡出了問題?-作者葉晉仰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